2022年1月18至22日,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“乡村振兴,基层有我”社会实践团赴重庆市奉节县开展寒假社会实践。在此期间,实践团通过寻访果园、参观脐橙产业集团等方式,深入了解奉节果农打造的脐橙文化,感悟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为奉节县带来的巨大改变,彰显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。
(图片一 奉节脐橙)
访三峡水域,寻生态甜香,奉节脐橙产区位于三峡库区,具有“无台风、无冻害、无检疫性病虫害”的三大柑桔种植生态优势。百年以来,奉节果农以脐橙为生,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脐橙文化。
(图片二 果农带领实践团参观)
1月18日中午12时,实践团成员来到江南村,绿叶间黄里带红的脐橙紧紧环抱在枝头,果香四溢,可谓是“霜橙压香橘”。经过走访,实践团了解到今年收成不错,当地个体户一般能收两到三万斤脐橙,为了拓宽果农的销售渠道,政府对农民也有政策上的支持,鼓励农民自己搞电商,进一步推动奉节脐橙“走出去”。
(图片三 走访果农)
在走访过程中,实践团成员采访了一位年轻人,张先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以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销售脐橙的经历,如今销售成为脐橙产业的一大难题,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的脐橙,并带动大家一起实现共同富裕。
此外,实践团成员着重采访了一位有着二十多年种植经验的果农。余先生谈到,如今电商发展起来,卖橙子收入高且方便,对于没有能力经营电商的果农,江南村采取了统一收购的方式销售到全国各地,确保每户果农的水果都不会滞销。
(图片四 帮助果农采摘脐橙)
1月19日,实践团成员来到一片脐橙果园,此时正值脐橙丰收季节,果园里许多农民正忙于采摘,队员们也一致协助果农进行采摘、搬运工作。在采摘过程中,果农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脐橙嫁接技术,本地脐橙的主要品种,以及种植脐橙一年四季的工作——夏季打药除害,冬春忙于采摘和销售。在体验采摘脐橙的同时,实践团成员们对奉节脐橙的种植特点也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(图片五 工作人员装卸脐橙)
1月20日,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二沱湾,对多家脐橙合作社和电商服务点进行了调研。为响应科学扶贫战略,当地成立了一所人才实训基地,专门用于培养脐橙种植产业的人才,总结技术优势,帮助扶持当地脐橙产业科学有效发展。在与工作人员交流后,实践团成员了解到,目前种植脐橙的主体农户仍是老人,他们大多缺乏对互联网应用的了解,因此当地设立了一些服务点,以快递集中处理的形式,支持这些老人进行线下售卖与转运。
(图片六 大坝村文化广场)
“臻美大坝,好橙之家”,1月21日,实践团成员们来到大坝村进行参观,当地书记热情地向大家介绍起大坝村的脐橙产业。要实现乡村振兴,就要多渠道发展农村特色产业,左书记也指出:“发展脐橙的同时,我们也在做农旅融合产业发展。”大坝村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、地理优势、产业优势,近年来,当地村委会坚持深挖脐橙的历史及种植文化,将其作为旅游资源,注入到农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中。
(图片七 工作人员向实践团成员讲解流程)
在实践的最后一天,队员们来到奉节县最具代表性的脐橙产业集团——赤甲集团。一位工作人员带领大家参观了脐橙采摘后清洗分类包装的过程,该集团处理脐橙的自动化技术已经十分成熟,机器对脐橙进行全自动化清洗及加工后,再由工作人员精选出优质的产品,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。接下来,工作人员还向大家介绍了“白帝橙”“归来三峡款”“诗仙李白款”等一批具有地域和文化特色的个性化、多元化旅游产品。
(图片八 工作人员精选脐橙)
下午3时,实践团成员们前往永乐镇政府,向镇长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,并就当地推动脐橙产业发展,实现乡村振兴事业提出了真挚的建议。
(图片九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合影)
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队员沟通交流的能力,也加强了青年学子走进乡村,了解乡村新发展,服务乡村新产业的意识。这个冬天,实践团成员们奔走在奉节县的山水之间,记录奉节县脐橙产业的发展,努力将奉节的脐橙文化和诗意风景带给更多的人们,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做力所能及的贡献,这将成为实践团成员们贡献青春力量的新起点。
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“乡村振兴,基层有我”社会实践团
记者:宋宏丽
摄影:房茜芸、胡圆金
2022年1月22日